【聖經中的馬可樓解釋】藴含着最動人的真理 |最樸素的建築 |馬可樓最後的晚餐 |

後晚餐這裡;耶穌復活後,四十天門徒同在,這裡;耶穌昇天,120個人同心合意恆切禱告,是這裡。

五旬節聖靈降臨,這裡,彼得隔天要處死刑,教會切切禱告,這裡。

馬可這樣禱告聖靈氛圍中成長,馬可後來能夠加入宣教行列、成為彼得屬兒子,寫馬可福音。這是關鍵因素。

祝福我們家,成為禱告馬可樓、聖徒相聚,神同在、聖靈馬可樓!

剛才走路突然想到,教會一片廢墟上,會一次次站起來,因為教會根基是耶穌基督——千古磐石,動搖。

馬克樓這樣。它不是當年耶穌和門徒吃後晚餐時那個樓,那個樓毀了,但即使過了千年,它矗立起來,錫安山上,成為名副其實天下第一樓。

馬可樓叫法是複雜一點,應該稱為“後晚餐大廳”,拉丁文是cenaculum;意思是餐廳,英文有相應兩個詞:Cenacle Upper  Room,因為這裏舉行了世界上一次晚宴,描繪這個晚宴繪畫,成為世界上畫卷——《後晚餐》,出自於達芬奇手。

有幾個:基督教兩個聖禮之一:聖餐,這裏設立,並且這裏舉行了第一次聖餐。

這裏,上帝世人顯示了他人服務榜樣是什麼,那像耶穌,耶穌這裏他門洗腳。這件事記錄《約翰福音》第十三章中。

《約翰福音》記載,耶穌復活後,這裏兩次門顯現(20:19-29〉。

天主教百科全書,這裏稱 “第一座基督教堂。”第一間耶路撒冷家庭教會,這裏開始。耶穌昇天後,他門徒們這裏聚會,恆切禱告,並且選出馬提亞替代叛徒位置。這件事記錄下來了,寫《使徒行傳》第一章中。

有一件發生這裏事,當時轟動了耶路撒冷,五旬節到了,聖靈降臨,突然澆灌門徒身上。這記《使徒行傳》第二章。

這些事情,只要其中一件發生一個屋子裏,足以使它名垂青史。但是事實是,這麼多件改變人類歷史大事發生這裏——馬克樓,天下有哪一樓、哪一廳可以爭雄、並列?

3月8日那天上午,我等候馬克樓門外了,有點迫不及待想看看它真面目。錫安門走到這裏,不過一百來米,馬可樓旁邊有座教堂,紀念聖母馬利亞安息地方(Dormition Church),另外一個安息大人物這裏,他是衞。樓前標誌牌寫着:衞墓。這是哭牆之外猶太人第二個聖地。

我一個人悄悄進了“馬克樓”(Upper  Room),房間,裏面幾乎有任何擺設,不怪這裏年能容納下一百二十人。現在有三十多人站在那裏,他們正在唱歌,好像是韓文,但那個旋律我熟悉,於是,我跟着他們地唱到: 十字架,十字架,我榮耀。我眾罪洗清潔,靠耶穌寶血……

馬可樓 (Upper Room) 拉丁文為「飯堂」(cenaculum),又名「晚餐樓」或稱「後晚餐室」。它位於耶路撒冷錫安山上舊城牆外,若錫安門城外西南方,走一百米左右可抵達。後逾越節晚餐於這裡發生過事蹟,且基督教歷史上具有價值和意義,因此,基督徒視場所之一,數百年來吸引了無數信徒前往參觀。許多歷史學家推測,馬可樓是主耶穌和12門徒共享後一次逾越節晚餐地方。此不妨簡略講一下逾越節背景,讓讀者明白逾越節晚餐深層意義-昔日以色列人埃及過著苦不堪言奴生活。神差派摩西作民眾領袖,預備帶領他們離開埃及;但當時法老王多番阻撓,結果神降十災。前九災施行時,法老王反口,讓他們離去。直至擊殺長子(第十災)警號發出後,人人自危;神吩咐以色列人羔羊血塗門楣上,擊殺天使看見會不入,屋內長子性命可保。自此,以色列人每年進食逾越節晚餐作紀念。當日耶穌自知會成為逾越節代罪羔羊,要世人釘死十架上,流出寶血,相信人祂寶血下得到拯救,此,耶穌選這門徒進後逾越節晚餐。當夜,祂門設立聖餐,並以餅和杯代表祂身體(肉)擘開、寶血罪人流出。歷史學家相信,耶穌復活後,兩次此處門徒顯現;而到了五旬節,門徒此聚集,聖靈降臨他們身上。換言之,馬可樓是初期教會傳福音總部;同時,第一間耶路撒冷家庭教會是這裡開始。為世人捨命犧牲這家庭教會拜占庭時代擴建「神聖錫安教堂」,可惜公元後614年波斯人摧毀。十二世紀十字軍該堂,使它變成今天我們看到兩層樓獨立小教堂,屋頂設計方式可看出,那是當時十字軍哥德式建築風格,這不是昔日耶穌時代馬可樓了。1552年,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,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壁龕,並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,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,長達五百年。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後逾越節晚餐於這裡發生過事蹟,且基督教歷史上具有價值和意義,因此,基督徒視場所之一,數百年來吸引了無數信徒前往參觀。許多歷史學家推測,馬可樓是主耶穌和12門徒共享後一次逾越節晚餐地方。此不妨簡略講一下逾越節背景,讓讀者明白逾越節晚餐深層意義-昔日以色列人埃及過著苦不堪言奴生活。神差派摩西作民眾領袖,預備帶領他們離開埃及;但當時法老王多番阻撓,結果神降十災。前九災施行時,法老王反口,讓他們離去。直至擊殺長子(第十災)警號發出後,人人自危;神吩咐以色列人羔羊血塗門楣上,擊殺天使看見會不入,屋內長子性命可保。自此,以色列人每年進食逾越節晚餐作紀念。當日耶穌自知會成為逾越節代罪羔羊,要世人釘死十架上,流出寶血,相信人祂寶血下得到拯救,此,耶穌選這門徒進後逾越節晚餐。當夜,祂門設立聖餐,並以餅和杯代表祂身體(肉)擘開、寶血罪人流出。歷史學家相信,耶穌復活後,兩次此處門徒顯現;而到了五旬節,門徒此聚集,聖靈降臨他們身上。換言之,馬可樓是初期教會傳福音總部;同時,第一間耶路撒冷家庭教會是這裡開始。為世人捨命犧牲這家庭教會拜占庭時代擴建「神聖錫安教堂」,可惜公元後614年波斯人摧毀。十二世紀十字軍該堂,使它變成今天我們看到兩層樓獨立小教堂,屋頂設計方式可看出,那是當時十字軍哥德式建築風格,這不是昔日耶穌時代馬可樓了。1552年,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,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壁龕,並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,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,長達五百年。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於這裡發生過事蹟,且基督教歷史上具有價值和意義,因此,基督徒視場所之一,數百年來吸引了無數信徒前往參觀。許多歷史學家推測,馬可樓是主耶穌和12門徒共享後一次逾越節晚餐地方。此不妨簡略講一下逾越節背景,讓讀者明白逾越節晚餐深層意義-昔日以色列人埃及過著苦不堪言奴生活。神差派摩西作民眾領袖,預備帶領他們離開埃及;但當時法老王多番阻撓,結果神降十災。前九災施行時,法老王反口,讓他們離去。直至擊殺長子(第十災)警號發出後,人人自危;神吩咐以色列人羔羊血塗門楣上,擊殺天使看見會不入,屋內長子性命可保。自此,以色列人每年進食逾越節晚餐作紀念。當日耶穌自知會成為逾越節代罪羔羊,要世人釘死十架上,流出寶血,相信人祂寶血下得到拯救,此,耶穌選這門徒進後逾越節晚餐。當夜,祂門設立聖餐,並以餅和杯代表祂身體(肉)擘開、寶血罪人流出。歷史學家相信,耶穌復活後,兩次此處門徒顯現;而到了五旬節,門徒此聚集,聖靈降臨他們身上。換言之,馬可樓是初期教會傳福音總部;同時,第一間耶路撒冷家庭教會是這裡開始。為世人捨命犧牲這家庭教會拜占庭時代擴建「神聖錫安教堂」,可惜公元後614年波斯人摧毀。十二世紀十字軍該堂,使它變成今天我們看到兩層樓獨立小教堂,屋頂設計方式可看出,那是當時十字軍哥德式建築風格,這不是昔日耶穌時代馬可樓了。1552年,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,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壁龕,並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,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,長達五百年。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許多歷史學家推測,馬可樓是主耶穌和12門徒共享後一次逾越節晚餐地方。此不妨簡略講一下逾越節背景,讓讀者明白逾越節晚餐深層意義-昔日以色列人埃及過著苦不堪言奴生活。神差派摩西作民眾領袖,預備帶領他們離開埃及;但當時法老王多番阻撓,結果神降十災。前九災施行時,法老王反口,讓他們離去。直至擊殺長子(第十災)警號發出後,人人自危;神吩咐以色列人羔羊血塗門楣上,擊殺天使看見會不入,屋內長子性命可保。自此,以色列人每年進食逾越節晚餐作紀念。當日耶穌自知會成為逾越節代罪羔羊,要世人釘死十架上,流出寶血,相信人祂寶血下得到拯救,此,耶穌選這門徒進後逾越節晚餐。當夜,祂門設立聖餐,並以餅和杯代表祂身體(肉)擘開、寶血罪人流出。歷史學家相信,耶穌復活後,兩次此處門徒顯現;而到了五旬節,門徒此聚集,聖靈降臨他們身上。換言之,馬可樓是初期教會傳福音總部;同時,第一間耶路撒冷家庭教會是這裡開始。為世人捨命犧牲這家庭教會拜占庭時代擴建「神聖錫安教堂」,可惜公元後614年波斯人摧毀。十二世紀十字軍該堂,使它變成今天我們看到兩層樓獨立小教堂,屋頂設計方式可看出,那是當時十字軍哥德式建築風格,這不是昔日耶穌時代馬可樓了。1552年,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,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壁龕,並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,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,長達五百年。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為世人捨命犧牲這家庭教會拜占庭時代擴建「神聖錫安教堂」,可惜公元後614年波斯人摧毀。十二世紀十字軍該堂,使它變成今天我們看到兩層樓獨立小教堂,屋頂設計方式可看出,那是當時十字軍哥德式建築風格,這不是昔日耶穌時代馬可樓了。1552年,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,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壁龕,並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,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,長達五百年。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這家庭教會拜占庭時代擴建「神聖錫安教堂」,可惜公元後614年波斯人摧毀。十二世紀十字軍該堂,使它變成今天我們看到兩層樓獨立小教堂,屋頂設計方式可看出,那是當時十字軍哥德式建築風格,這不是昔日耶穌時代馬可樓了。1552年,土耳其人將基督徒趕出上層禮拜堂,增建了一個領禱塔及一個祈禱壁龕,並馬可樓變成回教清真寺,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進入,長達五百年。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今天我們看到馬可樓,只是一間空房。走進裡面,你會看到一個以色列土產-橄欖葉、麥子和葡萄砌成藝術品,象徵世界祈求和平意思。壁柱柱頭上面,則刻有「鵜鶘‧基督」飾紋。相傳鵜鶘是一種愛護子鳥鳥類,遇上饑荒,牠們寧可撕胸肉來哺餵子鳥,基督愛世人而捨命犧牲,不謀而合。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設立聖餐情景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黃廣頤

上題:七十二行:信心路上愛犬人

下題:煮樂:法式芒果藍莓批Mango and blueberry Galette

來到馬可樓,耶穌設立聖餐時情景再現眼前: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,擘開遞給門徒,説:「這是我身體,你們捨;你們應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」飯後拿起杯來,説:「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,是你們流出來。」 耶穌是逾越節殺羔羊,救我們而死十字架上;但願我們能效法耶穌,尋找迷羊而問代價,全然付出,討主。

逾越節是猶太教節日,紀念上帝殺死埃及一切頭胎生物,並殺死埃及人長子時,過以色列人長子而去。出埃及記12:25-27中寫道,逾越節行禮是獻上帝逾越節祭:當以色列人埃及時候,上帝擊殺埃及人,過以色列人房屋,救了以色列人各家。以色列人埃及時,受到埃及人苦役;上主選召摩西,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,脱離奴役身份,前往上主應許迦南美地。出埃及記12章記載:

摩西召了以色列眾長來,他們説:“你們要按著家口取出羊羔,這逾越節羊羔宰了。拿一把牛膝草,蘸盆裏血,打門楣上和左右門框上。你們誰不可出自己房門,直到早晨。因為耶和華要巡行擊殺埃及人,他看見血門楣上和左右門框上,過那門,不容滅命進你們房屋,擊殺你們。這例,你們要守着,作為你們和你們子孫永遠定例。日後,你們到了耶和華(雅威)著所應許賜你們那地,守這禮。你們兒女問你們説:‘行這禮是什麼意思?’你們説:‘這是獻耶和華逾越節祭。當以色列人埃及時候,他擊殺埃及人,過以色列人房屋,救了我們各家。’”

現代猶太教逾越節慶祝時間古代盡。現代太人的曆法是天文上新月日子而定,而古代太人的曆法則是耶路撒冷出現新月那一天日落後,作為一個月第一天,祝福食用無酵餅夾苦菜。古代以色列人春分前後,觀測到耶路撒冷出現新月那天日落後,尼散月一日。這天開始,第14日古代逾越節。而現代猶太人天文學新月定義,會產生1830時誤差。除此之外,今天大部分猶太人尼散月十五日慶祝逾越節,而不是像耶穌十四日守逾越節。

補過逾越節——珥月十四日(宗教歷的二月,即西曆4月5月期間)是補過逾越節。是那些上月或遠行不能參加逾越節人而設。補過逾越節起因記載於民數記9:1-14。當時有些人因接觸了死屍而,不能守逾越節。他們來到摩西和亞倫面前,提出他們因為而不能所定日期守節,要求他們另一次機會。上帝因此讓他們一個月後補過逾越節。

基督教與逾越節——耶穌受前,後晚餐門徒進逾越節晚餐,猶太人一天定義起於日落,終於第二天日落方法,耶穌當年逾越節這天(星期四日落星期五日落)死去。教會做法猶太教有,大部分教會認為耶穌是星期五(安息日前一天)殺害,所以他們“逾越節”紀念,稱耶穌受紀念是聖週中星期五舉行,稱為聖週五,而耶穌是週日(上帝創造天地第一日)復活,復活節逾越節同期舉行。但是於可能每年逾越節是星期五,所以大部分教會慶祝節日很少和猶太人節日吻合。

後晚餐,指耶穌赴死前十二使徒和門徒共進晚餐。許多文藝作品以此題材,其中是列奧納多·達芬奇同名畫作。保羅《哥林多前書》第11章第2326節(《哥林多前書》第11章第23節至第26節)所作描述,後晚餐過程中,提到吃麪包和喝葡萄汁是紀念耶穌,形容這是“體制聖體”。

聖餐是基督徒禮儀。基督徒認為,聖餐直接來自《新約聖經》。聖經中記載,耶穌基督釘十字架上死晚上,與十二門徒進逾越節晚餐。基督教會建立後,舉辦聖餐禮制度化。聖經記載,哥林多教會領聖餐時態度不夠,使徒保羅加以糾正(哥林多前書 11:17-34)。天主教聖餐稱為聖體聖事,為七件聖事之一,並相信無酵餅和葡萄酒神父祝聖時化成基督體血(神學術語中稱“變體”,Transsubstantiation)。基督新教不認同此觀點。因為教條,聖餐主要材料取決於是哪一個教派;唯一一樣是一種代表耶穌肉體麪糰,和一種代表耶穌血葡萄“酒”。吃這餅,喝這杯的意義是:“表明主死,等到他來”。

哥林多前書
11:23 我當日傳給你們,主領受,主耶穌賣那一夜,拿起餅來,
11:24 祝謝了,擘開,説:“這是我身體,你們舍。你們應當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”
11:25 飯後,拿起杯來,説:“這杯是我血所立新約。你們每逢喝時候,要如此行,是記念我。”
11:26 你們每逢吃這餅,喝這杯,是表明主死,等到他來。
11:27 所以,無論何人按理吃主餅、喝主的杯,干犯主身、主血了。
11:28 人應自己省察,然後吃這餅、喝這杯。
11:29 因為人吃喝,若分辨是主身體,吃喝自己罪了。

希伯來書
10:10 我們這旨意,靠耶穌基督一次獻上他身體,得以成聖。
10:11 祭司天天站着事奉 神,獻上祭物,這祭物能除罪。
10:12 但基督獻了一次贖罪祭, 神右邊坐下了。
10:13 從此等候他仇敵成了他腳凳。
10:14 因為他一次獻祭,叫那得以人完全。

延伸閱讀…

【周神助每日與神對話】在馬可樓禱告氛圍成長的馬可

馬可樓:最樸素的建築,藴含着最動人的真理

天主教聖體,製許多圓無酵餅聖體,一人分領一個。另有葡萄酒(或白葡萄酒)聖血。較正式彌撒中,輔祭會持裝有聖血聖爵立於司鐸側。聖體主要材料是無酵餅、葡萄酒和水。葡萄酒水混合,乃紀念耶穌當日水血湧出狀。無酵餅麪粉加水製作而成,加酵母或其他調味料,因為天主教繼承了猶太人傳統,認為酵代表罪惡(哥林多前書5:6-8)和要有筋麪粉;無論人多人,祭壇上只有一個無酵餅,以此來代表會眾是(哥林多前書10:17)。代表耶穌寶血飲料,葡萄製成葡萄酒,可以巴士德消毒法制成葡萄汁。[1][2]且一杯,代表同領一個杯;但現在彌撒禮儀中只有神父領聖血。祝聖後餅和酒,聖化成基督身體和血,故稱聖體、聖血,稱呼這些餅和酒。

天主教領主禮(領受共融)主要是彌撒(或稱感恩祭)當中進行。彌撒以外,亦可送聖體無法參與聖祭教友(如醫院及安院裏教友)。天主教教律,信徒可以選擇只領聖體,不領聖血,因為天主教會相信,麪餅或葡萄酒祝聖後,藴含整個基督。以往只有主禮司鐸才可彌撒中領聖血,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禮儀,準許參禮信徒一些慶典中亦可兼領聖體聖血。教區此訂定習慣。而現在某些教堂平日彌撒可兼領聖體聖血。

天主教變質説認,聖體禮儀進行時餅和酒,會地變為耶穌基督身體和血,基督一次將自己獻上。因此,參與者是分領基督身體。天主教引用《若望福音》[10],認為因吃人肉、喝人血摩西律法是不容許,但基督衹這一點不但沒有澄清,説要吃他肉和喝他血才行。特倫多大公會議,天主教宣佈:“藉着餅酒祝聖,餅整個實體,轉變成為我主基督身體實體;酒整個實體,轉變成祂寶血體。這種轉變,天主教會地、正確地稱餅酒實體轉變。”天主教徒稱此聖體聖事、感恩聖事或共融聖事。

天主教《救贖聖事訓令》:每位信友常有權利選擇用口恭領聖體。主教團獲宗座認可准予手領聖體地區,如領聖體者手領方式領受,他送聖體。不過應留意是,領聖體者應即時送聖體員面前領下聖體,以免有人手把聖體帶走。假若有褻瀆聖體危險,應以手領方式分送聖體。受過洗禮天主教小孩,要初領聖體班,做修和聖事(告解)後才可以初領聖體,在此之前他們可以參與彌撒但不可領聖體,神父他們祝福。犯重罪信徒,要辦修和聖事才可領受聖體。

《天主教法典》844條3項規定,東正教徒如果請求,並有相稱準備,天主教神職人員可以合法地他們施行懺悔、聖體和病人傅油聖事,所以東正教徒是可以領受天主教聖體。這項規定適用於其他教派人士,但該教派聖事實際情況,須依教宗判斷。但是,若該位東教徒是天主教徒改宗,即他身份天主教轉往東正教,則不能天主教內領受聖體聖事,因為他表達拒絕天主教信仰。

非天主教新教徒(主要指改革宗)、慕道友、教外人不可領聖體。當天領過聖體教友,可於內,他們參與另一次感恩祭中領聖體。領受聖體前時吃或流質食物,但可喝清水及藥物,稱為聖體齋,老年人、病人及照顅其者,可以不守聖體齋。所有過初領聖體教友,每年領一次聖體。領聖體感恩祭之中,但信徒可以感恩祭之外要求領聖體,這需要有合理理由並遵照有關禮儀。《天主教法典》844條2項規定:“如有需要,或有要求,只要能避免錯誤和信仰無差別論危險,天主教徒實際找不到或找到天主教聖職人員情形下,可合法地由天主教聖職人員領受懺悔、聖體和病人傅油聖事,但上述聖事該教會內。”

離婚、再婚教友及離婚者結婚而獲教會解取前一段婚約及補禮教友,不可領受聖體聖事。未得教會批准,而自行聖堂結婚教友(即使只是一方是教友),補禮及辦有關手續時不可領受聖體聖事。各基督宗教互領共融聖事原則。天主教東正教要達到全面共融,信仰、體制(聖統制及教會生活)和聖事三方面相通。雖然雙方有善意和努力去促進合一,作出貢獻,但事實上,目前兩個教會沒有全面共融。雙方教會認同在教會全面共融後,才可互領聖事,聖體聖事作為融合一標記和體現。

東正教和天主教,是要用有酵餅,因為有酵餅象徵着復活基督,和有酵忌諱劃清界限。他們是紅葡萄酒、水。謂此三者,乃紀念耶穌當日水血湧出狀。天主教,信徒要從聖盃中喝聖血。東正教要求要用有酵餅作聖體,是東西教會大分裂主要原因之一。“當領聖餐,三物(餅,酒,水)混合後,攪之一匙。”這一句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領餅時候總是同時領酒。普通信徒可以同領聖餐,受洗後東正教小孩子可以領受。非東正教基督徒、慕道者、教外人不能儀式中領取。配偶非基督徒東正教信徒不能領取。俄羅斯正教會信徒如果領聖餐前沒有懺悔,不能領聖體、血。東正教沒有聖餐禮下任何定論,他們相信耶穌親臨聖餐中。東正教徒稱這種儀式稱為“事奉聖禮”或“神聖禮儀”。聖餐禮儀式上,東正教其他基督宗派共融,並且認為,他們進行這些儀式方式是使徒傳承下來,是。

一些新教徒聲稱葡萄制葡萄汁(太26:29),而不可葡萄酒,酒是發酵製成,

聖公會規定未領但領洗聖公會信徒不得領聖餐,但現在廢除。允許其他宗派基督徒儀式中領聖餐。非信徒不得領受。聖公宗:臨説聖公宗主張,他們相信基督實際臨於餅酒之中,稱為臨在(Real presence),意思是基督徒信心來領受聖餐時候,領受了基督聖體及寶血。十六世紀英國聖公宗神學父Richard Hooker稱領聖餐“分享基督”(participation of Christ),聖公會信徒認為聖餐禮是教會羣體紀念基督之外,是人基督聯合起來途徑,他們認為通過吃聖餐可以分享基督生命。

信義宗:合質論——從天主教變質論演變而成。一些信義宗門徒主張基督身體和血液,存在餅酒中,參與者能領受,但這不是説餅酒質變化,而是説基督體血其元素中共存,餅酒質合二一。信義宗認信教會新約聖經福音書及哥林多前書原文立論,主張基督身體和血液,存在餅酒中,參與者能領受,餅酒和基督體血作聖禮性聯合。信義宗認為歌林多前書書卷指出:我們祝福的杯,豈不是領基督血麼?我們擘開餅,豈不是領基督身體麼?

信義宗(路德會):用餅和酒,餅材料不拘,不論是大麥,小麥或米做,有酵,無小酵,,鹹可,或是刀切或手擘無所謂;酒其分量,性質,顏色可以。近來通用者是無酵薄餅,與葡萄酒。美國福音信義會,確保孩童與酒精過敏者可以領聖盃,有提供葡萄汁,保證忌麩質者能領聖餅,而提供無麩質(GlutenFree)麪包或餅。部分路德會信徒認為聖餐效力是永恆,洗禮,所以跪聖台前領受。信義宗聖經原文指出聖經教義上合一並承認信仰信徒,才能參與聖餐。部分信義會強制要求受洗者才能領聖餐,但牧師會説若明白聖餐意義而有疑慮者,可以牧師領受祝福但不領聖餐。

浸信宗:象徵説,慈運理、多數浸信宗耶和華見證人主張,認為舉辦聖餐,是紀念耶穌,幫助人決定其意志,餅酒是餅酒,耶穌會和餅酒同在,那只是象徵而已。因此,他們舉辦聖餐,大多是一個月一次。

延伸閱讀…

向聖地出發:馬可樓最後的晚餐

馬可樓

歸正宗:克爾文歸正宗主張介於路德和慈運理之間,認為聖餐中餅杯屬物質,然而因為聖靈光照,使信徒領受聖餐時,既領受了物質上餅酒,同時餅酒中基督精神作了。改革宗非信徒不得領受,接受洗禮不得領受。允許宗派基督徒來領聖餐,舉行聯合聖餐禮。歸正宗浸信宗:一些教會主張,重視是意義而非形式,可以市售餅和葡萄汁。(克爾文慈運理神學主,其中有老會,浸信會及其他教派)領聖餐之前,主領者會講述耶穌經歷;祝謝餅,後祝謝杯。有些教會聲稱餅要擘開領受,但有教會普通餅乾代替。

救世軍持守聖餐禮,但只在節日,因其現在人施行水禮,宣誓禮代替.願蒙恩者可信可以領聖餐。基督教各教派觀點,觀點形成,主要是於各教派主要人物,於耶穌設立聖餐時講話有註解。例如耶穌説,“這是我身體,這是我血”,説“我肉可吃,我血可喝[9]”,其中“這是”和“”各有不同解釋。馬丁路德和理本致力改革,後來“這是”二字觀點而分道揚鏢。事實上,餅和酒祝謝後,考證出現了什麼變化,以下各種説法是各教派自宗派聖經條文和神學來作支持,沒有現實科學中支持,當中無法求知誰誰錯,而僅是各教派觀點之間分歧。

真耶穌教會葡萄汁和無酵餅,葡萄汁要現擠,而餅材料是單純的麪粉和水,是自制。

領法準備工作——有些教派領聖體前時內,不得進任何食物和飲料(水藥品除外,老人、幼童、病人除外),稱為“聖體齋”[4][5]。東正教中,早上領聖體血之前,從半夜12點起不能進任何食物和飲料了,水和藥品禁止。如果子夜領聖體血,18點起不能進任何食物和飲料了,水和藥品禁止。有些教派受洗後才能領受,受洗者、破門者及犯死罪者不得領受。

手領:(獲宗座認可主教團地區)
信徒十字座寶型,手領受聖體,侍立在旁司鐸或執事或送聖體員説“基督聖體”,信徒回答“阿們”;

口領:神父(或送聖體員)聖體(聖體蘸聖血),放在信徒舌頭上,司鐸或執事説“基督聖體”或“基督聖體聖血”,信徒回答“阿們”。若司鐸或執事或送聖體員兼送聖體和聖血時,則不可蘸了聖血聖體放在信徒手上,而應放在其口中。

領受共融後,信徒回位作個人祈禱“感謝聖體”,然後主禮帶領“領聖體後經(領主後經)”。舊式教堂祭台前,有一排欄杆,信眾跪欄前領受聖體。這種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以前習慣,教宗本篤十六世上任,有恢復趨勢。

聖經福音書記載,耶穌受難前,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(12:12),他安排兩名門徒城裏備逾越節晚餐(可14:13~16)。當天晚上,耶穌和十二門徒到晚餐地點(可14:17),耶穌脱了衣服、拿一條手巾束腰,水倒盆裏,門徒洗腳,腰間所束手巾擦乾(13:4~5),耶穌門徒洗完腳後,穿上衣服坐了下來,門徒解説:“你們稱呼我夫子、稱呼我主,你們説錯,我是。我是你們主、你們夫子,尚且幫你們洗腳,你們彼此洗腳。我你們作了榜樣,吩咐你們照着我所作去作(13:13~15)。”

席間耶穌指出門徒中有一人要出賣他,他如聖經預言寫死去(可14:18~21)。用餐時,耶穌拿起餅祝禱,剝開分送門徒食用,並説“這是我身體”(可14:22)。耶穌拿起酒杯祝禱,遞給門徒們輪流飲用,説“這是我立盟約血,為世人所流”(可14:23~24)。餐後,耶穌引來軍隊、祭司長、法利賽人差役眾捆綁帶走(18:2~12),第二天清晨,猶太人壓力下,羅馬帝國猶太行省執政官本丟·彼拉多下令耶穌處十字架釘刑致死,這日是預備日(星期五)(18:33~40、19:1~34)(可15:1~37)。

16世紀意大利畫家吉安弗朗切斯科·潘尼畫作《康士旦丁受洗》。早期基督教信徒,沒有日期來慶祝紀念耶穌復活,於福音記載耶穌於猶太人預備日死亡,安息日次日復活,是聖經説“一週第一天”(如今星期日),故基督徒稱這一天為“主日子”或“主日”,進行集會並紀念基督復活。2世紀時東方教會習慣於猶太人逾越節,其他教會定於逾越節後兩週主日,來紀念耶穌復活。

羅馬帝國君士坦丁一世於313年頒佈《米蘭詔書》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後,325年君士坦丁一世調停爭論,選在尼西亞召開了“尼西亞第一屆大公會議”,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代表維特(拉丁語:Vitus)增爵(拉丁語:Vincentius)任主席,有三百多位主教出席,會中有兩項決議,其一明定了復活慶典規定:

婕莉亞遊歷時羅馬帝國版圖——4世紀晚期,一名來自西北方(考證可能高盧,即今西、葡、法境內)女性聖者婕莉亞(Egeria),她康士坦丁堡到聖地(指故以色列王國國境)遊歷 3 年,寫下許多信件,她見聞傳達家鄉友人,是謂《婕莉亞遊記(Itinerarium Egeriae)》,其中描寫到當時人們期 8 天的復活節記念活動,棕枝主日、聖餐日、受日到復活節,詳如時間、地點、環境、禮儀方式,此為有關復活節文獻紀錄,是西方女性文學作品。

2007年濯足節時,威爾士約翰戴維斯主教民眾舉行濯足服事。濯足禮,是天主教會(稱羅馬公教會)、東方基督教(包含正教會、東方正統教會東方亞述教會)、以及新教(聖公宗舉行、其他教派沒有),濯足節當天儀式。20世紀初期,皇室政權時以前,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與西班牙王國波旁王朝,會每年濯足節,舉行濯足禮活動。

天主教會系《羅馬彌撒禮儀(拉丁語:Missale Romanum)》一書,1570年開始明訂,各地教會於濯足節當天聖體禮儀後,應舉行濯足禮,後於1955年經教宗庇護十二世修訂聖體禮儀中舉行[20]。儀式進行,會地點放置椅子,供選定受洗人坐在椅子上,人數沒有規定,然是十二人,教役帶領入坐,司祭教役協助下,各人洗腳。東方基督教是各區大型或教堂,依循《聖經》記載,於濯足節當天“後晚餐”儀式後,盛大進行濯足服事,主教或資深教牧,為十二名或執事洗腳,重演耶穌十二門徒洗腳故事。

五旬節,即基督教聖靈降臨日(稱聖神降臨節),源自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七七節。太教按猶太曆守節期,紀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第五十天〔出埃及記 19:1 記載:以色列人出埃及後,了三個月(英文譯得貼近原文: In the third month, 指三月第一天)那一天,來到西奈曠野。及出埃及記19:11 記載:到第三天(指三月第四天)要預備好了,因為第三天耶和華要眾百姓眼前降臨西奈山上。〕,耶和華西奈山頒給摩西《十誡》日子;基督教聖靈降臨節日期定復活節後第50天和耶穌昇天節後10天。

五旬節源於七七節,以色列人要尼散月16日——他們大祭司將一捆大麥獻給YHWH作為初熟果子那天,數算七個星期。這一共是49天,然後他們會第50天守七七節。後來一羣人聖譯成希臘文時,希臘文“第50”(日)一字是賓特哥斯提(pentecostē)。因此,説希臘語人遂七七節稱賓特哥斯特(英文Pentecost,五旬節)。聖經利記 23:15-21記載:“你們要安息日次日,獻禾捆為搖祭那日算起,要滿了七個安息日。到第七個安息日次日,共計五十天,要素祭獻耶和華。要你們住處取出細面伊法十分之二加酵,烤成兩個搖祭餅。…祭司要這些和初熟麥子作餅,作搖祭,耶和華面前搖一搖,這是獻耶和華聖物歸給祭司。這日,你們要宣告聖會,甚麼工都不可作,這你們一切住處,作為世世代代定例。”

五旬節是熟節(利 23:10-11,15-17)開始算起第50天(第七個安息日次日),所以稱五旬節。猶太教,這一天是摩西西奈山領受耶和華給與《十誡》日子,是“感謝律法紀念日”。這個節日同時用來感謝耶和華賜收穫,所以稱收割節,是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。對基督教來説,五旬節《聖經·使徒行傳》(天主教譯《宗徒大事錄》)第二章所載聖靈降臨早期基督徒事件日期。此記載五旬節當天,聖靈(聖神)傾注門徒身上,使門得力量説方言恩賜,別人傳揚福音。有鑑於此,這認為是早期基督教會成立日子。但關於聖靈降臨節慶祝,記載是四世紀末,西班牙修女塞利亞寫《朝聖記》所記。五旬節是聖降臨期開始。

聖降臨期(稱期後段、三一節期)是教會年曆中後和一個節期,開始復活節後第50天。聖降臨期共有四個節日,日期隨復活節而改變。聖降臨期節慶,主要羅馬天主教、聖公宗和信義宗所。正式聖靈降臨期要到十四世紀成形。整個聖靈降臨節期採用顏色是綠色,但間中會採用其他顏色,如這節期第一個主日(三一主日)採用白色。傳統視聖靈降臨節日期復活節後第50天,即《聖經·使徒行傳》第二章所載聖靈降臨早期基督徒事件日期。有鑑於此,這認為是早期基督教會成立日子。但關於聖靈降臨節慶祝,記載是四世紀末,西班牙修女塞利亞寫《朝聖記》所記。